一个人的赛跑 ——记优秀团员赵龙刚
时间:2019-07-30 来源:原创文章

2017年11月到公司实习,2018年7月正式入职锐科激光第四事业部的赵龙刚,在18年年底的部门评议中,就获得了部门“加班王”的称号,同时,他还多次获得部门月度“优秀员工”,公司季度“质量标兵”等称号。除此之外,他还有两个非官方认定:“破记录王”、“岗位多面手”。当这个清清瘦瘦、笑起来满脸朴实和真诚的小伙子站在我面前的时候,我还沉浸在组长张永平对他的描述里,好奇这么优秀的员工,是怎么“练”出来的。

用掉100余张创可贴——“我怕耽误后面的工序”

赵龙刚入职后被分到光隔产线,在接手熔接岗位后,由于设备因素,不得不与小组其他成员隔离开,独自一人在百级实验室内工作近一年,小组搬迁至F1后仍一人留守生产楼生产,随着光隔产量的迅速递增,而熔接工序又为该产线的前端工序,为了完成任务,赵龙刚主动加班加点,高峰时期长达两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,由于使用酒精时间太长,指套经常性的被酒精浸泡破损,导致手指皮肤被酒精侵蚀至破皮流血,为不影响整个小组的生产进度,每次使用创可贴包扎后仍继续工作,使用创可贴量就达到100余张,为了完成任务,未产生任何退缩念头。

问他怎么坚持下来的,他说:“我就一心想着我不能休息,否则后面的工序就可能跟着被耽搁了。”

不断打破记录——“我没有想那么多”

赵龙刚做的最多的是封装和熔接岗位。封装接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产量基本翻了一翻;熔接岗位接手后逐月破记录,半年内单岗位产量增长超过2倍…在其他岗位轮岗时,也不断有突破原有记录的表现。

能够不断打破记录的原因,除了一贯的争分夺秒外,就是善于观察和思考。比如,在封装岗位时,赵龙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发现了点胶工艺的可优化点,经工艺工程师反复验证,优化后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,但该工艺点操作时间缩短了2/3,后又通过一个小小的合理化建议,缩减了封装等待时间。仅凭这两个优化建议,封装标准日产量就提升了0.7倍。

除了在自己岗位会不断想办法优化流程打破记录外,在小组交流时,发现别的岗位有难度的工序,他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去了解去思考。剥纤是熔接的上道工序,在自己岗位产量上来后,为解决上道工序的产能问题,他又主动去交流,了解该工序的操作关键点,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,提出了操作优化建议,经验证,该工序的产能提升了约60%,良率提升了1%。

问及他怎么会有精力去做这么多“分外”的工作时,他说:“其实我就是有多大力使多大力,没想那么多。”

随时可以替补其他关键岗位——“我想多学一点”

因为赵龙刚肯学习,善思考,所以在今年5月份,他调岗到研发助理岗,到岗之初,由于刚到的新设备本身不稳定,经常需要原厂设备工程师到公司来调试,他就抓紧一切机会跟着师傅学习,了解设备的原理、故障解决办法等,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积累,总结归纳出更适合产品制作的工艺参数,大大减少了产品的报废率。在熟练掌握本岗位工作之外,赵龙刚的“多面手”价值也很快体现了出来。因为熟练掌握光隔产线80%以上的工位操作,所以但凡有人请假需要替补,组长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,而他也不负众望,每次都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工作。

他说:“只要能够多学一点东西,我就很开心!”

问及对未来的期许,赵龙刚回答说:“只有了解明白产品,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思考探索新的方法,对于以后我想着进行不断的自我提升自我学习,给予自己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工作。”与其说这是他的目标,不如说这就是他的日常写照。越了解赵龙刚,就越觉得他像一个在赛道上不断奔跑的跑步者,赛道上没有别人,只有他自己。他不断地创下记录又不断地打破记录,不断的超越着自己并因此快乐。他从没有追求过超越别人或者享受掌声,但随着时间的积累,这个不断超越自己的人,已默默站到了领跑的位置,影响着身边所有的人。